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長李創軍日前公開表示,除了推進大型風光基地建設,下一步將全面啟動"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中的可再生能源基地建設。據李創軍介紹,與此相關的多個規劃的編制正在推進中。
中國技術經濟學會環境技術經濟分會理事張建紅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可再生能源基地建設對推動可再生能源優化布局、降低成本、發揮規模經濟效益,實現高比例、高質量發展作用重大,可為推動"十四五"期間可再生能源成為能源消費增量主體,實現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20%的戰略目標起到示范引領作用。"初步估算'十四五'七大陸上新能源基地、兩大水風光綜合基地(不含水電)以及五大海上風電基地建設規??沙?00吉瓦。"
多個規劃的編制正在推進
據悉,今年國家能源局將落實中央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聚焦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0%的目標,加快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
最新數據顯示,到2022年一季度,第一批約1億千瓦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已開工約8400萬千瓦。國家能源局已經表示,將按照"應開盡開,能開盡開"的原則,認真做好第二批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的組織實施工作,并加快推動總規模約4.5億千瓦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規劃布局方案落地實施。
李創軍透露,下一步將全面啟動"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中的可再生能源基地建設,推進多個規劃編制。其中,著力推動新疆、黃河上游、河西走廊、黃河幾字彎、冀北、松遼、黃河下游等七大陸上新能源基地建設,組織相關?。▍^)編制基地規劃方案,進一步優化項目布局和建設時序;推進川滇黔桂、藏東南兩大水風光綜合基地開發建設,研究編制水風光一體化基地規劃;推動東部沿海地區海上風電近海規?;_發和深遠海示范化開發,重點建設山東半島、長三角、閩南、粵東、北部灣五大海上風電基地集群。
張建紅表示,各地區應將優先開發利用本地可再生能源作為本地區能源規劃和能源開發建設的首要原則,能源消費市場規模大且本地可再生能源資源開發空間有限的地區,應積極接納區域外輸入的可再生能源。
他進一步分析稱,從建設規模來看,新疆、黃河上游等七大陸上風光為主的新能源基地,"十四五"期間約209吉瓦。川滇黔桂、藏東南兩大水風光綜合基地,"十四五"期間僅風光就有約66吉瓦以上。山東半島、長三角等五大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集群,預計"十四五"期間約50吉瓦左右;加上基地外海的海上風電集群,總容量或高達290吉瓦。
企業抓緊布局
可再生能源基地項目
記者發現,在地方層面"十四五"可再生能源規劃中,有省份提到了可再生能源基地建設的內容。
比如,山東省把優先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作為能源轉型發展的主攻方向,制訂了"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倍增行動計劃。據山東省能源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圍繞該計劃,山東省重點布局了四大清潔能源基地,分別是:山東半島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魯北鹽堿灘涂地千萬千瓦級風光儲輸一體化基地、魯西南采煤沉陷區光伏基地和外電入魯通道可再生能源基地。
目前,一些企業也在抓緊布局可再生能源基地項目。新疆阿拉善可再生能源基地160萬千瓦風電項目是阿拉善盟首個特高壓清潔電力外送項目,目前除華能40萬千瓦風電項目外,山東能源40萬千瓦風電項目、國家電投40萬千瓦風電項目和大唐40萬千瓦風電項目即將完成施工準備,不久將進入主體施工階段。
黑龍江安達第2個百萬千瓦級基地建設近日正式啟動。據悉,安達市"網源荷儲+多能互補"百萬千瓦可再生能源基地項目總規模容量130萬千瓦,總投資約70億元。項目建成后,預計年產值12億元、納稅3億元、可減少碳排放385.6萬噸。一期30萬千瓦風電項目已獲得省發展改革委批復。
"隨著國家聚焦加快可再生能源基地建設,為協鑫等新能源與清潔能源企業在中西部地區發展可再生能源提供政策保障,也堅定了企業'西征'的信心。"協鑫集團相關負責人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隨著該政策的逐步落地,新疆、黃河上游、河西走廊、黃河幾字彎等區域將為新能源與清潔能源行業帶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更多新能源企業將依托當地自然資源,走出能源創新發展新路徑。
該負責人介紹,上述政策的實施可進一步推動公司"協鑫入蒙""協鑫入川"計劃快速落地。據推算,僅實施"協鑫入蒙"計劃就可拉動投資逾千億元,每年為內蒙古減少碳排放2000萬噸以上,并強化區域防風固沙能力,有效改善土地沙漠化,實現區域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增長。
|